工业机器人不应只是笨重的“大力士”,也可以是灵活的“巧工匠”。近日,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石金博在接受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AIE组委会秘书长刘英采访时,介绍了李群自动化对于工业机器人的独特定位与创新理念。作为全品类工业机器人企业,李群自动化正以轻型智能机器人为核心引擎,构建“标准品+定制化”双轮驱动模式,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变革带来新思路。
在传统认知中,工业机器人往往给人以庞大、笨重的印象,主要承担一些人力难以完成的重负荷、高强度任务。然而,李群自动化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将产品的“轻巧、精准、高性价比”作为核心竞争力。从电子厂里进行精密组装作业,对微小零部件进行精准操作,到化工厂中执行防爆任务,在复杂且危险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李群自动化机器人展现出出众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其产品标准机械臂可以完成基础但关键的重复性工作,还能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需求,提供覆盖全产线的定制解决方案。这种从单一功能到全流程覆盖的转变,使得其机器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石金博介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一般将负载在25公斤左右以下的机器人定义为轻量级。李群自动化明确将自身定位在以人作为主要作业载体的领域,通过对各个品类机器人的正向研发与长期积累,具备了所有机型和机器人方式的技术积累与正向研发能力。这种全品类覆盖的优势,为客户带来了两方面显著的好处。其一,李群自动化产品齐全,客户所有需求都有机会在产品矩阵中找到合适机型,从而能与李群建立更深度、全面的合作,李群自动化对客户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服务也能更全方位地保障。其二,凭借这种能力,李群自动化有能力面向客户各类机器人需求,无论是已有机型的规格型号定制需求,还是完全打破现有机型进行深度行业定向性开发,都能满足客户要求,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对于企业关注的投资回报率问题,石金博表示,目前工匠类产品针对中小企业,目标是帮助客户在18个月之内收回成本。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还包括实施过程中设备稼动率的提升、产能的扩大以及良品率的提高等多个维度。当被问及李群自动化机器人的优势时,石金博自信地表示,在轻量化机器人领域,李群自动化更愿意与日韩、欧美的进口机器人比肩可靠性和产品性能,并且目前认为已经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从好用角度来说,李群自动化的机器人现在应该比进口机器人更具优势。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淀与技术打磨,李群自动化的机器人在开发和运维习惯上更贴合中国工程师的实际需求,操作更加简便、高效,降低了使用门槛;另一方面,李群自动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深知客户对于产品持续升级和长期好用的期望。因此,公司自研的控制平台和操作系统,能够在硬件性能、功能以及用户体验上满足客户持续升级、持续好用的需求。
李群自动化通过从“轻巧精准”的产品理念到“全品类覆盖”的业务布局,再到对客户投资回报率的精准把控,为制造业的自动化转型注入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