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0日电(吴起龙)11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全球微创外科领域头部企业卡尔史托斯即将迎来在华深耕30周年。作为连续七年参展的“老朋友”,卡尔史托斯此次携5款中国首发、4款明星产品及2款本土化影像产品亮相本届进博会。
“近30年来,卡尔史托斯始终陪伴中国微创手术技术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以本土化制造、全球同步创新、系统化服务升级为核心,持续助力中国微创医疗发展,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卡尔史托斯中国区总经理阮琼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道出了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本心与愿景。

三十载同行:见证中国微创医疗崛起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卡尔史托斯近30年发展轨迹,始终与中国微创医疗事业的成长同频共振。“中国的第一台鼻内镜、第一台胸腔镜、第一台腹腔镜,都是卡尔史托斯见证实现的。”阮琼介绍,近30年间企业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推出多款创新产品,不断助力中国微创手术技术发展。
这份深耕源于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阮琼表示,中国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持续向好的经济态势,让企业坚定了长期投入的决心。“‘循光致远,与华同辉’的参展主题,既承载着我们对近30年合作历程的感恩,也彰显了与中国市场共成长的长期承诺。”她补充。
面向未来,卡尔史托斯的战略方向清晰而坚定。阮琼透露,企业将继续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一方面借助中国医疗器械注册提速的政策红利,实现 全球最新产品与中国市场同步上市;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本土化投入,从制造、研发到供应链,全方位深化与中国市场的融合。
创新双轮驱动:首发新品+本土制造精准破局
本届进博会上,卡尔史托斯携创新产品矩阵而来。据介绍,妇科领域目前全球最细的2.9毫米宫腔镜、全球首款5毫米内径宫内刨削系统等全球首创产品集体亮相,首次提出“超微创”概念,实现免扩宫、免麻醉的手术体验,既保障女性生育力,又提升诊疗舒适度,同时适用于小儿领域。

胸外科领域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中国唯一的电子纵隔镜可实现更精准的淋巴活检与纵隔疾病诊疗,而创新的内外镜联合技术,能让术者一键切换同屏显示,兼顾外视镜与内窥镜视野,大幅提升手术精准度。”阮琼透露,可在开放手术中实现荧光显示的RubinaLens 4K荧光外视镜系统,也将陆续落地中国。
与全球创新产品同步落地的,是不断完善的本土化产品矩阵。她在接受专访时称,自2023年进博会官宣亚太首个制造基地落地上海松江后,卡尔史托斯本土化进程加速推进:2024年首批8款国产核心影像产品实现“展品变商品”,2025年第二批本土化气腹机及冷光源产品亮相,第三批产品已在筹备中,未来第四、五批将持续落地。
“本土化不仅缩短了供应链与临床响应时间,更能精准匹配中国医疗需求。”阮琼表示,随着关键零部件与核心生产步骤的本土化落地,卡尔史托斯将进一步提升医疗可及性,让高性价比的优质医疗设备惠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
服务升级转型:从产品供给到系统化解决方案赋能
从“单个产品创新”到“系统化诊疗解决方案”,卡尔史托斯的战略转型背后,是对中国医疗环境的深刻洞察。“当前中国医疗市场正聚焦‘提质、增效、控本’,医院对手术室利用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阮琼表示,这促使企业从单一设备提供者,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她进一步解释,这一转型体现在两大维度:一方面,凭借覆盖“从首至足”的多专科产品布局,实现“一室多用”,提升医院手术室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将精准影像设备与手术设备从手术室延伸至门急诊及日间手术室,优化医疗空间配置,提升整体诊疗效率。
为加速“展品变商品”,卡尔史托斯已形成成熟的推广体系。阮琼透露,目前15Fr. ENDOTOUCH宫内刨削系统等妇科超微创产品已取得注册证,将成为推广重点。接下来,企业将通过强化临床医生教育培训、扩大全国服务覆盖、收集临床反馈优化产品等方式,确保新产品快速、安全地落地应用。
“我们不仅要把好产品带到中国,更要让产品真正服务于临床需求。”阮琼表示,未来卡尔史托斯将进一步深化专科合作,推动微创技术普及,同时加快本土化研发落地,将中国市场需求反馈至全球研发体系,形成“中国创新、服务全球”的良性循环,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