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持续汇聚国内专家、临床学者与产业先锋,聚焦卒中防治前沿动态,共商诊疗新策略、共议技术新突破、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作为本届大会的核心学术议程之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无创全脑多通道脑氧监护仪’多中心临床研究启动会暨创新成果发布”于11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本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心脑联合病变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形成“医、研、产”协同攻关体系。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科搏锐总经理张鑫博士介绍,“无创全脑多通道脑氧监护仪”,直面当前脑氧监护领域“看不见、测不准、看不全”的临床痛点,填补了脑梗救治过程中脑部监测的临床空白,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等主要脑区同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实现对全脑氧参数的实时、动态、客观及定量化监测。
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有力应对卒中患者救治过程中对脑氧监测的临床刚性需求,为临床评估提供了更全面、可靠的数据,也有效拓展了脑氧监测评估的广度与深度。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权威性与代表性,项目联合全国20余家高水平临床中心,共同组建覆盖多区域协同研究网络。项目联合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20余家高水平临床中心。该网络汇聚了我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的医疗资源,确保了研究数据的高质量与广泛代表性,为未来技术的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