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和村里在浙西天路沿线设置了50多个‘党群富立方’市集摊位,我在那儿卖玉米粿和羊杂汤。今年3月赏雪期间,我家摊位日均收入能达到15000元。以前真是想都没想过一天能赚这么多钱!”浙江杭州临安区龙岗镇“党群富立方”摊主邵大哥笑着说。
近年来,浙西天路受到越来越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随着百丈探雪、太子尖云海、天池雾凇等气象景观的爆红,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浙西天路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知。沿线乡镇如龙岗镇、清凉峰镇、岛石镇因地制宜,抱团发展,共同探索“党建”与“共富”的结合点,通过党员联户推动资源需求碰撞,引导村民及时抓住机遇,做到客流、热点在哪里,“党群富立方”摊位就流动到哪里,最大程度将客流“变现”,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围绕山核桃、茶、菜三大特色产业,岛石镇银坑村与龙岗镇的坚果龙头企业“姚生记”签订了村企共富协议,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坚果原材料收购等多方面实现合作,助推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推进,临安区不仅逐步夯实“团内合作”紧密度,还着眼于深耕浙皖毗邻地区党建联建的提质扩面,推动两省三县七镇成立了跨省毗邻乡镇党建联建,持续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山核桃特色示范区、中国国际坚果大会、蔬菜深加工基地和高山蔬菜品牌为牵引,扩大“浙育—皖种—浙销”模式,打造岛石镇腌黄瓜和云雾黄川茶等共富工坊9个,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当地还在清凉峰镇设立“昌西公社”共富工坊,从蔬菜深加工单一环节发展到“育、种、产、销”一体全链条发展,辐射带动两省农业经营主体13家、3000余户农户抱团共富。
清凉峰镇杨溪村村民陈大姐告诉记者:“镇里经常组织我们去参加各种活动,我们的麻酥糖已经销售到安徽等地,收入大幅增加。”临安区利用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等平台,开展农产品进城、进景区、进小区系列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户外骑行驿站等布局“共富摊位”,联合安徽省毗邻县乡开展共富市集、稻田文化节等,推出共富大礼包10余种,带动销售30余万元,进一步拓展联农带农富农新渠道。
一直以来,临安区始终以“千万工程”为引领,致力于缩小“三大差距”,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依托跨省跨镇的抱团发展,临安区做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三篇文章,全面构建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浙皖片区组团共富的新路径。(记者 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