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守好红色江山
红色基因是党领导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中淬炼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百年传承的遗传因子和永葆先进性本色的生命密码,是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底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
2024-03-29
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
2024-03-29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向度
中华民族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等不同维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观念,并在建构具有民族担当、历史自觉和人类价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呈现为主体文明、共享文明、生态文明、天下文明等四个向度。
2024-03-29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必须深入贯彻、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习主席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2024-03-29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024-03-28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4-03-28
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对新能源的开发、使用与普及作出重要指示和系统部署,揭示了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擘画了清晰蓝图。
2024-03-28
探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路径
针对目前存在的短板和弱项,需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2024-03-28
深化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深刻把握“五个必须”的科学内涵,对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4-03-28
努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必须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聚焦重点任务,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3-27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辩证法
“因地制宜”,既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也是基于对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的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组织管理、人才引育等多个层面,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又存在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打法也会不尽相同。
2024-03-27
聚焦资源禀赋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东北区位优势突出,具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关键是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长板、锻造长板。实践证明,将独特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与内需大市场有机结合,拥抱数字经济,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东北有条件、有能力形成内生增长动力,重塑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新动能。
2024-03-27
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必将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3-27
如何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基赋能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与逐步消除城乡文化鸿沟的要求、与乡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由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绘就乡村文化建设美好蓝图,为乡村振兴凝聚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打下更为坚实的文化根基。
2024-03-26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路径值得深入探究。在操作层面,应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锚定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化的关键环节,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26
加载更多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